免费服务热线:400-016-7107
在线客服为您服务

免费服务热线

400-016-710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12:00-13:30及法定假日除外)

如何管理变贵的中国供应链?

时间:2015-06-05
分享到 :

没有哪个国家能取代中国,并且与这些供应商一起应对中国经济中开始出现的诸多挑战

 

廉价的中国制造品的时代也许正在接近尾声。但与流行的看法不同的是,全球主要采购商并没有逃离中国。

 

相反,在对中国的企业进行的大量面对面的调查中,我发现这些买家正继续在中国寻找优质的供应商——没有哪个国家能取代中国,并且与这些供应商一起应对中国经济中开始出现的诸多挑战。

 

这种不断加深的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有潜力通过转移技术和提高供应商工厂的生产力的方法提高中国在价值链上的位置。

 

规模很重要

 

对买家而言,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垂直供应链、发达的基础设施和广阔的国内市场是不可抗拒的优势。

 

随着中国制造品价格的升高,选择柬埔寨、越南或孟加拉等亚洲的低成本生产国或者土耳其和匈牙利等欧洲的低成本生产国看起来很有吸引力。

 

但这样做会使供应链跨过多个边境,从而增加供应链的复杂程度。因为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这么大的能力。

 

这些国家顶多是中国+1”战略的一部分,即:作为低成本国家为中国的生产基地存在的风险提供对冲。

 

中国市场内部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大,这一点毋庸置疑。工资快速增长是中国制造品成本上升最常引用的理由。劳动力严重短缺又加剧了这个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正逐步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联合国预测,在今后10年,年龄在15岁到30岁之间的中国年轻人的数量将减少4000万。

 

另一挑战是人民币升值,尤其是对低成本亚洲国家货币的升值。这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优势。

 

笔者在2011年至2012年间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的1000多名供应商开展的调查发现,成本控制、竞争、销售增长和员工问题是这些供应商最为关心的问题。

 

在调查中,只有4%的公司将提高价格作为解决高成本的方法。这凸显了中国国内竞争的激烈程度。

 

自动化的需求

 

很明显,中国需要以比以往更快的速度建立世界级制造业标准。

 

同样明显的是,很多供应商不知道如何摆脱更快和更便宜的陷阱,希望国外买家能够为其提供更多帮助以改善局面。

 

与此同时,这些挑战对中国买家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中国供应商可能会通过减少费用的方法节省成本,比如裁员、错过交货时间甚至拒绝订单等方法。

 

因此,如同一些买家显示的那样,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并管理供应商关系变得非常重要。

 

除了重视地点、产能和财务状况等因素外,精明的买家还在寻找一些独特的优势。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供应商均需满足特定的质量水平。因此,供应商的质量区分度很小。

 

相反,供应商若能找到技术并利用技术提升自身优势,这对提高生产力而言变得日益重要。

 

密切监督

 

在笔者进行的调查中,50%以上的供应商称他们将使用包括改善生产质量、生产效率和研发在内的运营管理战略来应对日益增强的竞争和其他经济挑战。

 

在一些情况下,买家自己也表现出了投资的意愿,尤其是对供应商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投资的意愿。

 

这样做可以使双方获益。供应商可以借此获得世界级生产标准。买家则可以借此避免在发展中市场拥有全部所有权而产生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苹果公司为其智能手机的液晶显示模块的一个供应商采用了此种做法。根据双方签署的合同,该供应商被允许持有40%的设备产能,并且在三年后取得该设备的全部控制权。

 

另外一个例子是新秀丽(Samsonite)。新秀丽在中国、比利时和匈牙利均设有工厂。该公司允许中国的供应商使用30%的产能为新秀丽的竞争对手制造手提箱。

 

虽然新秀丽公司的最新设计不在中国生产,但新秀丽仍警告中国的供应商不得生产任何与新秀丽的设计类似或受到新秀丽的设计启发的产品。

 

这样一来,供应商不仅能够得益于新秀丽的质量标准和管理技能,而且有机会学习开发原创设计。后者是提高在价值链的位置和改善利润率的关键一步。

 

反过来,新秀丽能够行使严格的控制并密切监督供应商。

 

简单的措施

 

频繁的反馈(即使没有具体的问题时亦如此)和超越传统采样的健全绩效评估对于建立一个强大的供应商关系至关重要。

 

以采用严谨的供应链管理方法而闻名于世的苹果公司在大中华区派驻了600余名工程师。他们同供应商密切合作以修复漏洞,甚至为出现的运营问题提供指导。

 

另一家有500余名供应商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也采用了先进的评估体系来替代审计流程并影响采购决定。

 

该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司高管称,出现问题的供应商要经过半年的试用期。半年试用期后,公司将对该供应商再次开展工厂审计。

 

笔者在中国进行的采访表明,77%的供应商每年从主要客户那里获得正式的绩效反馈,而48%的供应商每年多次收到绩效反馈。

 

那些获得正式绩效反馈的供应商认为,他们同客户之间的关系要强于那些没有与客户有正式反馈安排的供应商同客户之间的关系。

 

供应商也想获得更加准确的预测。一半以上的受访供应商称,他们主要客户的实际下单量不到承诺量的80%

 

调查显示,与三年前相比,51%的供应商对其主要客户的信任度有所提高,而只有12%的供应商对主要客户的信任度有所降低。

 

这些结果可能部分受到全球经济改善的影响。

 

然而,这些结果也表明,很多买家更加善于管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了。

 

作者Neale O'Connor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的副教授(访问教授),他是“1000家中国供应商项目的创始人和董事。本文的英文版首先发表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ThinkBusiness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