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发展历程
回顾我国制造业发展历程,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活跃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制造业开始快速崛起,多种国产电子产品和轻工产品被大量生产,电视上也开始有了各类产品的广告,市场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尤其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放开以及沿海地区开放程度的逐渐提高,民营企业逐渐崛起。这十年间,中国各省市开始大力兴建各类工业园区,较低的劳动力、土地和原材料成本和巨大的中国市场吸引了大批国外制造企业进入中国,中国开始有了外资、合资和合作企业。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装备现代化
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恰逢发达国家为降低制造成本纷纷开展“去工业化”和产业转移,大量外资涌入中国,形成了今天中国数量庞大的外资与合资制造企业,以及同样大量的台资、港
资企业。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全球闻名。这些企业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逐渐形成了国际竞争力,扇得了大量的OEM(代工)订单,中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业的生产外包基地。而支撑低成本优势的是制造业装备的现代化,生产效率由此大幅提升,规模化经济开始逐步形成。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产品创新与信息化
200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进入新一轮迅速发展期,船舶机床、汽车、工程机械、电子与通讯等产业的产品创新尤为迅速,进而又拉动了对重型机械、模具,以及钢铁等原材料的需求的大幅增长,从而带动了整个制造业产业链的发展。大型国有企业的效益显著提升,烟草、钢铁等行业开始进行迅速整合,资本市场为中国大中型制造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开始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制造业开始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中国的国际贸易额开始迅速攀升,出口顺差持续增加,外汇储备也持续增长。中国的优秀制造企业如联想、海尔、华为等开始走向全球,而机床、汽车等行业的中国大型制造企业也着手进行一系列国际并购。
迄今30多年的制造业发展,已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了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制造业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据工业和信息 部网站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85%。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达到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未来几十年,制造业仍将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二,制造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载体和动力。高新技术是在制造业技术高度发达和成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发展的直接结果是导致诸如集成电路、计算机、手机、网络设备、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高端医疗设备、核电站、飞机、人造卫星等产品的相继问世,并由此形成了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20世纪兴起的核技术、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医学技术等高新技术无一不是借由制造业的发展而产生并转化为规模生产力的。第三,制造业创造劳动就业的重要空间。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就业空间,能够接纳不同层次的从业人员,始终是解决劳动就业和提高职业技术水平的重要领域。
第四,制造业是扩大出口的关键产业。多年来制造业始终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力军,工业制成品一度贡献了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90%左右
第五,制造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没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就没有军事和政治上的安全,经济和文化上的安全也将遭受巨大威胁。高端制造技术与制造业永远是一个国家的支柱技术和支柱产业。
TransInfo斯凯普斯是SAP制造业解决方案核心合作伙伴,SAP金牌实施商,专注上海/无锡/苏州/广州/深圳/东莞/成都等地SAP ERP软件SAP制造业ERP软件、 电子制造ERP、医药行业ERP、精细化工ERP、机械制造行业ERP实施服务。